股票融资系统排行 全国首个市场化运营航空发动机高空试验平台开建 成都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图谱基本形成
2月13日股票融资系统排行,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发天信崇州新型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这是成都航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项目。
该项目备受外界关注。不仅是国内首个实现全流程产业链供应链100%国产化的航空发动机模拟高空试验台,也是国内首个市场化运营的航空发动机试验平台,建成投产后将解决国内中小航空发动机及部件高空试验难题。据悉,该项目预计2027年正式投产。
这是成都以低空为切入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本月初,省委研究支持成都市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强调,要做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成都在传达学习省委研究支持成都市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精神时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高端航空装备等国家级创新中心。
中发天信崇州基地将为成都低空产业带来哪些新机遇?本报记者前往崇州探访其“新”在何处。
为何建?
有了高空试验台就能研制更先进的飞机
在崇州市泗维路一侧,近百亩空地全部打围,一靠近就能听见里面挖掘机作业的声音。崇州经开区管委会区域合作部工作人员指着工地告诉记者,那里就是中发天信崇州基地的项目现场。
“崇州基地作为公司的重中之重,将主要建设航空发动机高性能测试平台。”中发天信(四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臣告诉记者,这个测试平台,实际上就是航空发动机正式“上岗”前的测试平台。它能够模拟高空中的极端环境,比如低气压、低温等条件,用来测试航空发动机在这些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简单来说,就像给发动机提供一个“高空实验室”,确保它在真实飞行中能够稳定运行。
谈到高空测试平台的重要性,刘臣表示:“有了高空测试平台,就能研制更先进的飞机、无人机、低空飞行器等产品。”
“这个装备平台对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航空动力之父”的刘大响院士认为:“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发展低空经济,飞机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必须要有动力才能飞起来,这个动力一定要确保它的性能要好以及安全稳定。”
眼下,低空经济是全国各地争相竞逐的新赛道,无人机、低空汽车等越来越多的低空飞行设备进入大众视野。这些设备的发动机“上岗”前必须经过测试和论证。因此,高空测试平台的运用前景十分广阔。
建什么?
为新型飞机发动机研发提供“试炼场”
记者在园区内看到了航空发动机高性能测试平台的模型。
测试平台主要由进气系统、高空实验舱、排气系统三个部分组成。现场工程师向记者讲述其工作原理,“将发动机放入试验舱,舱门关闭封严后,通过进气系统将气流导入,就相当于形成一个风洞,进行高空整机工况的模拟试验,测试各种高空工况对发动机的影响。技术人员通过控制高精度调节阀,可以模拟高空中各种气流变化,测试发动机的极限承受能力,并采集发动机的转速、温度、压力、燃油流量、振动、推力等工作数据。”
据介绍,未来,随着中发天信崇州新型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的建成,这里将能够模拟各种复杂飞行环境,为新型飞机动力的研发提供“试炼场”。试验平台全面涵盖了2吨以下涡喷、涡扇以及涡轴航空发动机及其部件的高空模拟试验与地面试车试验条件。
此外,该项目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营”实现100%国产自主可控,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端发力
成都低空经济基本形成全产业链图谱
广阔的1000米以下空域,正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低空经济这一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成都如何破题?当下,成都正坚持“空域端”“产业端”“应用端”同向发力,加快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依托独特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广阔市场,成都低空经济正加速起飞。
目前,成都已引育中航无人机、腾盾科技、沃飞长空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上下游企业220余家,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运营服务、飞行培训、航空旅游等多个领域,基本形成“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图谱。
为共同做大成都低空经济产业蛋糕,成都多个区(市)县也参与其中:成都高新区发布工业无人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金牛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产业大厦于去年正式亮相;崇州则出台超常规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今年崇州将力争新签约落地航空产业项目10个以上。”对于这一目标,崇州经济开发区区域合作部部长李涛信心十足,“我们将紧盯航空工业成飞(132厂)主机生产、航空工业成都所(611)、中国商飞等链主企业股票融资系统排行,针对其产业链关键、薄弱和缺失环节开展精准招商,目前我们在谈的项目已有20多个。”